关灯
护眼

第十五章 进城

    岚风驾着骡车缓缓跟着进城人流穿过城门。

    迎面的大街上商铺林立,各色人员在道上往来,一片熙攘热闹。

    正值临近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的“三月三”,是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僮族青年那女欢歌谈情的节日。

    家家户户为庆祝节日都会在节前制作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薯藤等植物汁水浸泡蒸煮而成的红、黄、蓝、紫、白五色的糯米饭和用黄姜糯米一起舂打而成的黄姜糍粑。

    节日里,人们还有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树叶的习惯,以及在屋檐下悬挂用麦秆、竹片编织而成形如鲜花绽放、玲珑透巧的花篮。

    当下,为迎合节日的到来,街上张灯结彩,门庭商铺插满枫叶,挂着各式炫彩的花篮。

    人们也抢在这个时节多做些生意,一些商户或者住户也将自己制作的独特配方、口味的五色糯米饭、糍粑拿出来售卖。

    除此之外,有用米浆拌入猪血再加入葱花、盐、已炼的猪网油渣、八角粉等一起拌匀灌入已洗净的猪小肠中煎煮而成的香血肠,配以酱油、醋,滋味妙不可言;有用米粉搅拌成稀面团状再放到模具里,加入酸菜或鸭腿或红薯或南瓜丝,放到油里炸形成一个个饼状的油馍,飘香四溢;还有用糯米粉或者面粉加上糖和成面团,再捏成羊或者各式动物形状,接着放到油里炸,口感软糯香甜,是受小孩子欢迎的一种小吃,本地人叫做“马咩”,等等,这些出了越桂一带至更北方就少见的特色食品也都出现在街面上,不一而足。

    走在街上,处处感受到一派节日前热闹的气氛。

    岚风驾着骡车行在路中,手里抓着从街边一位挎着菜篮沿街售卖的老麽麽那里买的一块黄姜糍粑,正津津有味的大口嚼着。

    后车上躺倒着的模样古怪的道士,引来路人好奇的目光以及顽皮小孩的追逐。

    在街边当铺和烟馆之间的一小角落里。

    有个老人摆着摊,摊前尽是些菜刀、剔骨刀、镰刀、菠萝刀、小白菜刀等各式刀具。

    老人穿着破旧宽袍,鹑衣百结,满头花白须发,聃耳属肩,绮眉覆觀,让人感到慈眉善目却透着一股令人肃穆的神气。

    此时,老人正靠着茶馆边的墙坐着正闭目养神。

    两个衣衫褴褛,托着破碗拄着长竹棍的乞丐站在摊前,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乞丐一副责问的姿态,对着老头厉声道“老头!你可知道这地方是我们的地盘,你不打招呼就在这摆摊,是不是有些不礼貌啊!”

    呵斥并没有得到老人的回应。

    一旁年纪稍小的乞丐顿时来气,上前一步恶狠狠说道:“你这臭老头!我老大跟你说话呢!竟敢装聋作哑!我告诉你这个地盘是我们丐帮的,识相的赶紧让开,不然的话别怪我们欺负你一个老头子!”

    老人依旧闭目不语。

    小乞丐火上眉头,嘴里骂道:“你个老不死的!装模作样的,看我不好好教训你一顿!”说着,上前抡起手中长竹棍正要挥向老人。

    这时,老人忽然睁开眼,双眼间仿佛有一道金光射出。

    不知怎的,两个乞丐登时跪倒在地,埋首伏地,边痛哭流涕边战战兢兢的道歉:“老人家,对不起!我们该死!我们不应该对您不敬!求您原谅啊!”

    两人莫名其妙地告饶,惹得周围的人一阵莫名其妙。

    老人却依旧目若朗星,惠风和煦地微笑道:“哦!那我老人家还可以在这里摆摊的吧?!”

    两个乞丐抬头看向老人,连忙答应道:“可以、可以!请您随意!这个地方就是您的地盘,今后我们绝不会再来打扰您的,请放心!”

    老人也不看这两个乞丐,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

    见老人不再追究,二人正要向后退离。

    突然老人的眼神再次神光闪现,二人又不由自主地伏首哭泣道:“对不起!对不起!老人家您一个人出来摆摊,真是太辛苦了!我们错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左掏右摸地从身上掏出一些铜板和碎银,拱手呈到老人面前,道“老人家,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表示我们的歉意!请您务必接受!”

    老人坦然地接过钱,笑道:“你们真是好孩子,谢谢了!”

    两人梗咽道:“我们应该的!”说完,二人头也不回的小跑着离开。

    两人一直跑到街尾才停下缓口气,直到这时,两人才突然翻醒过来,意识到刚才似乎做了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