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第3章

    彭晓晴最后还是和宋睿互换了微信跟号码。

    在她拒绝了他送的表之后,宋睿继续跟她要了电话号码。

    他比她想象中更要淡定,“我觉得我们可以成为朋友,我可以请教你一些事情,比如如何委婉地拒绝女人。”

    他补充:“我没有这方面能提供给我建议的朋友,所以想向你请教一下。”

    态度坦然又大方。

    如果不是见识过他一本正经地跟人讨要衣物干洗费,此刻的他温和有礼的像个绅士。

    彭晓晴看着他矜贵的面容和颀长的身材,犹豫了下,同意了。

    或许他身边的朋友并没这方面的困扰,才会被普通的她抓住机会,一窥富豪们另一个世界。

    宋睿,a城年轻企业家之一,擅长做风险投资。手底的风投公司是大学时创业开的,娱乐公司是继承家业来的。

    在他的领导下,风投公司已成为a城三大风投公司之一,娱乐经济公司转型为影视公司,投资了多部出名影片。

    彭晓晴之所以了解他的信息,是继上次那出戏之后,她们友好地一同走出咖啡厅,没有其他发展,仅是互相交换名字的点头之交。

    当时她就觉得这个人眼熟,后来回到公寓里用电脑查了下他的名字,最先弹出来的是去年宋睿接受《财经人物》的杂志访谈。

    彭晓晴这才恍然,她见过宋睿。

    去年《财经人物》6月刊出来后,引起过一阵网络讨论,还上了热搜。裴欣妍在她耳边念叨许久,不止一次拿照片给她看,说这是她的梦中情人。

    网络上的舆论很快平息下去,等彭晓晴再去看时,已经没有踪影。

    “我可以加你微信吗,或许公司的一些营销策划可以交给你。”互相交换了号码,宋睿又问起了微信。

    看着彭晓晴疑惑的目光,他委婉地说:“上次我看见了你制服上的公司名称。”

    彭晓晴的脸有些烧。

    上次是周一,她穿上了公司定制的制服,不算好看,但也习惯了,公司的名字被蓝色丝线加粗加大地缠绕在衬衣口袋上方。

    她强自镇定下来,含蓄拒绝:“我们公司只是间小公司。”

    宋睿一哂,轻描淡写:“只是一些小策划。”

    彭晓晴没犹豫多久,答应了。

    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她需要单子,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离开前,彭晓晴将装有西装的袋子给他,请他还给他的下属。

    宋睿欣然答应。

    四月份多雨的清明时节,彭晓晴过得分外忙碌。

    三月初,她完成一场书展推广策划,这是由宋睿介绍过来的书展推广,对接的是本市一个中型书店,压力并不大。

    她出色地完成了这次策划,书店店长很满意,不过在裴欣妍看来,分明是店长花了最少的钱得到了最大的推广效果。

    为了那次书展推广,彭晓晴花了很多功夫,连夜啃了主要做推广的几本书。

    她向来认为自己没多少文学艺术细胞,但不妨碍她临阵磨枪。

    所幸付出是值得的。

    可能是彭晓晴的策划让店长满意,亦或是被裴欣妍猜中低廉价格里的物有所值,那位店长后续牵线给她介绍了好几单书展策划。

    后来彭晓晴的名声不知被谁传了出去,大型书店也开始找上她。

    比如说这次,她做的就是大型书店的书展策划,不再局限于一两本书推广,而是囊括了一个题材——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

    现代诗在书店并不畅销,堆积了很多货源,这间书店尝试过网络上热门的短视频推广,但效果不太理想,于是转向实体推广。

    如果这次推广效果不行,那这些书就只有返回报废厂,在机子的搅碎下重新成为原料这一命运。

    彭晓晴尽管知道这是店长想要她尽心尽力的话术,但仍压力倍增。

    想要在有限的场所里将所有现代诗展示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她琢磨了一个星期,将店里有的现代诗分为了一个个专题,每个专题下都有好几本现代诗共同展览。

    方案出来,书店选择了“无声愤怒地呐喊”作为主专题展示,彭晓晴前前后后忙了两周,终于完成了这次策划。

    裴欣妍跟随人流走入书店,看见一旁装作客人读着书的彭晓晴,轻轻碰了下她。

    彭晓晴抬头,就见她朝自己比了个大拇指,表情无比丰富:“牛啊,组长,这种大型策划单都被你的团队磕下来了!”

    这是在夸她还是夸自己?

    彭晓晴风情万种地睨了她眼,轻声细语:“称不上大型,细心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