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0章 曲与直

    郑学仿佛对萧雾月的出现颇有微词,但却自制地按捺了下来,他仍平静地与她相对一礼,李功见永清有萧雾月陪同,便道另有急事,告辞而去。

    四人一同入座,永清注意到荀镜的眼睛里隐有血丝,透出几分憔悴,但他极为敏锐,永清不过在他脸上停留一瞬,他便迅速地望过来,目光如炬。

    永清若无其事地转过头。

    不对?

    为什么要她错开目光?荀镜上门为客,自是有事相求。

    她又瞪了回去。

    荀镜一丝不苟,仿佛是刀削斧碶般挺括分明的五官,仿佛蒙着巨大的纠结,他眉间一动,俯身向永清作揖:“永清公主,自温熹以后,我荀氏闭门不闻世事,只于颍川著学授业。”

    确实是闭门,不闻世事这个词让萧雾月的眉梢都往上微微扬了一下。

    门生过万的荀氏私学,怎会不闻世事?仿佛说得荀固是老禅悟道,只知山中岁月长,不晓人间几度秋一般。更何况,荀镜的亲姊姊都嫁进东宫了。

    但这套说辞荀氏的人都自信为真。

    荀镜道:“但见陛下为身边奸佞所惑,愈有温熹旧祸重演之势,镜自向家父陈情请命,绍继家父旧愿,为天子清明耳目,以正雅乐。”

    永清犹豫一瞬,点了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这些仍是冠冕堂皇的话。

    在荀镜说话的间隙,她迅速扫了一眼郑学,他明明坐在萧雾月对面,按说这种情景之下,他应微微低头以示恭听,他的头却向一旁偏了一些,仿佛不愿与她相对。

    萧雾月不似永清时常代表蘧皇后在世家间交际来往,向来深居简出,保持朝京闺阁标杆的神秘感,只活在诸位公卿夫人的赞叹之中,郑学肯定没见过她,自然也和她没有个人恩怨。至于萧郑两家亦常结秦晋之好。司徒萧钦和大鸿胪卿郑旻私交和睦,政见也没有争锋相对之处。

    什么能让郑学难以保持君子的谦和,近乎侧目而视?

    难道萧家和郑家的关系,自她走后变得糟糕了起来?

    “……太学上书之事闹得两京震荡,民意沸腾,宦佞更是残害忠良无数,就连仲容兄也——”荀镜看了一眼神色悲绝的郑学,叹了一声,“上回李长史将宦官倒卖王田的证据交与镜,便知公主亦无法坐视陛下身边有人窃取权柄,祸国殃民。因而镜与子觉有一事想请公主出手相助——”

    郑学此时却打断了他:“惟明!”

    他丝毫不掩饰警惕地看向萧雾月,眸中满是疑虑与愤恨。

    “我知郑郎谨慎,但雾……勿要过虑了,萧应雨也一心为国,更与我有多年情分,是决计不会做出尔等忧虑之事的。”永清笑吟吟解围,视线向萧雾月那处一眺,却见她是横眉冷对,不屑一顾。

    到底是怎么回事。

    荀镜斟酌一晌还是决定信永清,拱手道:“如今我等有一友人亦在党锢名列,更被推为贼首,身败名裂,被天下共缉。镜恳请公主能暗中派人打探其消息,稍以庇佑。君子重诺,他日后洗脱冤屈,必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他刚说完第一句,永清便知道他说的是,神色变得有些微妙。

    郑学察觉,以为她心中犹豫,连忙加码:“此人文采俊秀,一篇《郡国潜弊论》名动天下,昔日学与惟明两度登门,也曾将此文抄写,送呈公主。公主可还有印象?他便是那位——”

    “顾预,顾怀之。”永清淡淡接道。

    她没有一丝惊愕,倒让郑学和荀镜心中打鼓。

    他们已是有着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托付永清公主派人保护顾预了。庇护一个有谋大逆的罪名在身的逃犯,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