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六章 造个水车

    巫小豆见过砖窑,村外有个小砖厂,工人干活的时候,孩子们就趴在外面看热闹,大烟囱浓烟滚滚,一排排的砖坯拉进去,热腾腾的红砖拉出来。

    后来砖厂被责令关闭了,废弃的砖窑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

    堂哥自小就是他的偶像,后来辍学去工地当了技术员,巫小豆每次放假都会去玩些日子,带上安全帽跟在后面挣点生活费,他的长相乖巧嘴巴也甜,工人们往往喜欢逗他玩。

    民工素质良莠不齐,但里面真的卧虎藏龙,很多高人让巫小豆震惊不已,格外涨了很多见识。

    小溪到断崖边有四五十米,地势平坦树木野草杂生,清理出来作为烧窑的地方很合适,源头到广场十分钟路程,运输也方便。

    巫小豆打算将这五万平方都建成窑厂,砖瓦、木炭、陶器的烧制全搬这里来,成品运回部落。

    三百多人分成两帮,一帮在北岸除草杀树,还是保留树干当立柱,上面拉起绳索扎棚子。

    一帮跟着巫小豆去南岸,这里山坡突起,往南百十米就是通往水潭的小路,草皮下面是黏土,挖了挖厚度有一米多深,再往下就是沙子了。

    巫小豆现在顾不得保护环境,小手一挥,黑压压的人群扑到山坡上,草皮掀开露出黄褐色的黏土。

    筛土的大筐换成了竹箅子,带着把手吊在树上,筛起土来又快又好;做砖坯用的模子是陶制的,四个边两头都带卡口,拆装很方便,尺寸和工地上的红砖差不多。

    制胚的模具分两种,另外一种是做炕面的土砖,厚度约五六厘米,长四十宽三十,阴干了直接使用不必烧制。

    青花带人杀树扎棚子,炎山带人制砖胚,做好的砖胚放棚子下阴干。

    巫小豆让人在棚子下铺一层细沙,砖模组装在细沙上,将和好的泥巴用木铲放进模具,用竹片捣了几下再刮平,等砖胚控水收缩就拆掉模具做下一批。

    炎山很快就掌握了做砖胚的技巧。

    一上午的时间,二百多套模具做出了五百多砖胚,巫小豆很满意,他的计划不是建砖瓦房,这些砖只用在关键地方,需求量暂时不大。

    下午,棚子继续往部落方向扎,树枝垛起来等以后烧木炭,杂草就地摊在河边晾晒。

    五六米宽的小溪搭起两座“木桥”其他人一个劲地挖土运到北岸,七八个“筛土机”摇来摇去,筛出的石头大小分开堆放。

    族人们本就习惯共同劳作,只要明白了工作内容,干起活来没人耍滑,尤其是千山部的人,更急于表现自己,闷着头干的热火朝天。

    一天三顿饭,伙食又相当“奢侈”,就连喝的白开水里都放了细盐,这种好事以前想都想不到,四个部落的人较着劲的出力,生怕落后了被人耻笑。

    巫小豆捂着脸叮嘱了好几遍,“不用急,部落不是一天建成的。”

    最后下了死命令,两顿饭中间必须休息半小时,饭后休息一小时,族人们纷纷欢呼,虽然不懂“小时”什么意思,反正跟着欢呼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