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8章 冯旭东妈妈截胡

    于家。

    于为民把于悠叫了过来,和闺女商量。

    “给下放户的那五排房子眼看就要起来了,下放的人陆陆续续就要进村了。”

    “村里不少人格局还不够大。我寻思得给村民们开个动员大会,从思想上扭转扭转。”

    于悠:“爸,这简单啊,你有什么想法,我给你写个稿子。”

    她本硕博这么多年的论文可不是白写的。那是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熬出来的文笔。

    于卫民回道:“大概就是把下放户看成是可以团结、可以组织的人,共同为国家添砖加瓦。”

    于悠:“行,那我写一个,爸你到时候提前看看。”

    打谷场上。

    全村的人都集合到了一起。

    于卫民拿着大喇叭给大家喊话:“乡亲们,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村将要接收小两百的下放户!”

    “再过几天,人就陆陆续续来了。那,咱们为什么接收他们,咱们又要怎么对待他们呢?”

    村里的老大娘们不太理解:“村长,我们知道你有主意。但这么多人来分咱村的粮食。这光景刚好一点儿,又落回去不少。”

    “你得让我们明白明白啊!”

    “是啊,村长,为啥收他们啊?”

    于卫民抬起双手安抚大家,“我这不就是给大家解惑来了。”

    “咱们国家的一系列改革,都是为了国家能发展的更好。即便是下放户,那也是咱国家的老百姓。大家说是不是?”

    “我举个例子。地主的儿子,他生来就被定为那个阶级,他有的选吗?”m.

    “科技工作者,他们就是一路求学安排工作,所在的部门被取缔,被下放,他们有的选吗?”

    “私营业者,最初干买卖的时候也不知道国家会改变方针,他们有的选吗?”

    “城市闲散人员,他们难道不想进厂工作吗?他们有的选吗?”

    ……

    “我们的同胞,因为各种原因服从国家的政策,被下放。我们不能否认他们也是革命同志中的一员。”

    人群静悄悄的,其实他们在学校上了这么多天课,潜意识里对下放户的印象早就改观了。

    这话他们觉得有道理。

    “现在,他们来了。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他们组织起来,和我们共同建设。大家伙儿说,对不对?”

    人们被说的慷慨激昂,大声喊道:“对!”

    于卫民继续道:“那咱们再谈谈他们来了对咱村有什么好处。”

    人群中又有了不同的声音:“村长,啥好处能抵得过粮食?”

    于卫民道:“你这话说对了,啥好处都比不过粮食。但咱村能开的地都开了,粮食数量基本都固定了,还能多产粮吗?”

    “不能,对不对?尤其赶上干旱大雨冰雹的,地里还有可能减产!”

    这话说得对,人群又静了,大伙儿纷纷皱起了眉头。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他们来了,咱们就可以在全面发展上做文章了。”

    “咱们可以用他们身上的技能帮助咱们创办集体工厂。咱们生产队有钱了,大家的工分值兴许能窜到一两块!”

    “那邻村的姑娘们,不得想着法的嫁到我们村?”

    人群又哇啦哇啦讨论开了,但这一次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是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