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一十三章 唐王闭关

    长乐的书《海外的星星》《心灵的牧场》和《百年之后》在民众间引起巨大反响,人们在怀念美丽如天仙的公主之外,对她优美文笔描述的异域风景大感兴趣。公主不仅把亲眼所见的美丽景色和异境见闻用散文方式表现出来,文笔优美,令人心生向往;还把一下他国异邦的逸闻传说用故事方式记录下来,再加上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还有更煽情的唐王悼文《天上的公主》叫人更加对公主的遭遇怜惜不已。

    公主在《百年之后》这本书中,以当前大唐现状为背景,以独特超前的目光看待南山书院新高尖技术的快速崛起,展望书院成果在百年之内对大唐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文中第一次披露南山书院的一些最新成果,包括最新应用于北海道的麦田除草剂技术,大型履带拖拉机技术。以此展望除草剂应用到水稻田、大豆地的效果;拖拉机改变附属装置变成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的效果。还以她在空间看到的未来发展趋势,大胆预测将来科技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整本书即像为南山书院和唐王李正打的广告,又像一本推广介绍书籍。这本类似科学展望的书洋洋洒洒写了五十余章,四十余万字,竟然是读者最爱看的书。不断有人一再要求唐王府外的书店再版。

    人们对唐王提出质疑,唐王不是提倡白话作文吗?怎么在公主墓志铭上写赋了?百姓读者对那些半文不白的赋这种题材阅读吃力,对其中用典不明白。有读者在报纸上提出疑问。更多的士子则大感兴趣,一再邀请唐王作赋,再现古韵风采。

    唐王在十月二十五日的《长安日报》上刊登一篇《阿房宫赋》,再现抄袭大业: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寥寥500余字,增加一字嫌多,减少一字嫌少,唐王文采再次震慑天下。

    冬月初一,回到南山书院的唐王李正宣布闭关,为时七七四十九天。

    这次闭门谢客不出,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首先,自回到长安以来,每天拜访的客人络绎不绝。

    首先来的是各家家主和各合作商号代表,无一例外的先是代表本家族向唐王在陕州救援行动表示由衷地感谢!再就是要求唐王发售那种钻机。钻机以及多种型号的衍生品种已经在专利局注册,任何人也不敢挑战唐王权威,山寨仿制;有聪明人已经从中看出应用远景,要是把钻机用于打井,那效率就高了!其二就是北海道的除草剂传说,通过多种渠道以及公主遗作得到证实,他们强烈要求唐王出售产品,将南山书院科技产品惠及天下。

    李正满口答应:这些机械产品正在扩建工厂,加紧制造,很快就会推出。至于除草剂,目前只适用于小麦田,工业化生产条件不足,不能大量生产,产量有限,不会对外发售。不过最迟两年,两年后肯定会推广到所有麦区。还需要各方面加强合作。

    众人眉开眼笑,回答:那是!那是!那是一定的。当然要合作,不合作怎么能行?

    李正返回南山书院前一天,十月二十五晚上,李世民夫妇轻车简行到唐王府慰问。

    长孙皇后身体恢复过来,气色很好,比之前更珠圆玉润,散发着成熟女性光辉。

    唐王书房被大内侍卫清场戒严五十米,所有唐王府侍者全部被驱逐在外宅,连斟茶的小丫鬟和秘书都不要。两个小时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满脸喜色回到马车上,一言不发,返回皇宫。皇后贴身宫女发现,皇后似乎少了某件配饰;李世民的内侍明确提醒皇上,皇上腰间的龙型玉佩拉在唐王书房啦!

    李正一回到书院,立即召开唐王府暨学校高层会议。魏征、褚遂良、崔敦礼、张新、李瑜、李俭、李白、李兴、李三、李五、王子建,调来南山书院的矿藏专家毕方成,等人,从申州召集来的郭细君、卢时中、刘望山、马周、刘诚、李丁、李九、李辛以及纺织机械专家翁道新、良种繁育专家贾大南;还有道士研究所一所的灵寿道长、二所的天璇道长、三所的天玑道长、四所的孙畅孙思邈道长;还有跟随孙思邈学习的李六、胡保纯等人。从西南前线回来的李恪、长孙冲也被邀请过来。可以说,除了不在家的,申州书院教研班和一期生几乎全部到场。

    无论是行政工作人员,还是财务统计、科研实践方面的人员,所有人都要就自己方面的工作进行汇报报告。李正一面虚心听一面做笔记,不时打断发言者问了几句。

    唯一一件雷人事件就是贾大南搞出来的,他和他的团队正在研究怎样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一个小课题就是叫玉米结三到五个棒子,据报告说,已经找到母本,正在大棚里培育。李正连忙叫停,说,这决不可继续,立即下马这个课题。笑话,后世无数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改进的品种,你把它复原回去,那还叫郑单958吗?单,就是一个呀!从水力、肥力、根系吸收等方面费力寻找理由总算把贾思勰的后代忽悠过去。

    会议开了三天。李正最后总结发言,李正首先对大家的工作进行肯定,然后就指出各个单位发展优势和不足之处,分别对所有单位的工作提出改进建议,发表一篇文章《科学研究不能脱离民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