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2章 夫人呐,我那么信您

    林冲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指了指茗烟,“茗烟,你的见识见涨了,会看人了。”

    茗烟马上拍了个马屁,陪着笑脸说道:“老爷,您也不看小的天天侍候着谁,小的天天在老爷身边听着,看着,学着,就是傻子也能学个三分的聪明劲儿。”

    林冲哈哈大笑。

    隔了几天,赵构召集百官议事,商量是否裁军撤将的事。

    原来,前几天接到前方奏报说,西逃几年的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兵杀了,辽国彻底亡了。

    秦桧马上上奏赵构要求裁军。

    宋国的军制是募兵制,军中的将领和士兵全部是雇佣的形式,而且薪酬都很高,现在全国各地的兵马将近百万。

    正因为有如此庞大的数量,所以宋国每年大额的军饷占据了国库收入很大的一块,也一直是赵构最头疼的事。

    赵构也一直想裁军,可是现在北方辽国虽灭,金国的力量却因为灭了辽而涨起来了,除了辽国之外,蒙古国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对宋国也是虎视眈眈,再加上各地的所谓“义军”,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轻易裁军,一旦起了大的战事,很容易使国家陷入无兵可用的尴尬。

    赵构左右为难,所以才把众大臣叫到朝堂之上商议。

    朝中这些大臣很快就形成了两派,秦桧一派认为现在的百万军队数量太多,耗费国力,是国家发展的重大隐患。

    而林冲一派则认为北方辽国虽灭,金国和蒙古国的势力也越来越大,还有西背的西夏国,这三国得都对宋国也是虎视眈眈,再加上各地的所谓“义军”,不但不应该裁撤,反而应该增加兵力。

    高坐王座之上的赵构越听面色越凝重,眉头紧锁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决断。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秦桧很不客气地问林冲,“王爷,您应该知道现在朝廷国库空虚,军饷难筹积,请问如果不裁军,那些大量的军饷从何而来?”www.

    林冲道:“首先要节流,接着是开派,所谓节流,宫中的各种费用要减三成,官员的薪俸要减五成,同时要裁撤一些衙门的冗员。

    最关键的是:开放与各国的关界,加强和周边各国的商贸来往,增加国库收入。

    同时,这百万兵不要光闲着什么事也不做,如果没有战事,让他们开芒种田,增加收入。

    林冲的这些颇具现代意识的方案,把百官都听呆了,自古以后,只听说有裁撤兵员的,就没有听说还有裁撤文官的。

    因为,自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实行的是“重文轻武”的政策,对于文员一向是高官厚禄,只增不减,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林冲的这些方案让那这些百官听得目瞪口呆,哑然失色。

    等林冲讲完了,秦桧眼睛睃了一下赵构一眼,嘴角忽然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问道:“王爷,你这个轻文重武之策,与我大宋开国之君太祖爷所制之万古之策背而而驰,如果违背祖制,轻慢先帝,请问王爷您是何居心?”

    其它的官员也纷纷指责林冲,尤其是秦桧的党羽个个是义愤填膺。

    林冲等众人说完了,不再有人说了,这才淡淡一笑道:“太祖爷当年制定的政策,是根据当年的内外形势而定的,现在内上形势变了,我们就应该随势而变,而不能因循守旧。

    而且‘重文轻武’的之策也是有利有弊的,其利就不必说了,其弊就是如果继续下去,会让我大宋兵备松懈,战事孱弱,不堪一击,一旦有战事,会有灭国之危。”

    林冲这话刚说完,一个人出班奏道:“官家,臣有话要说。”

    这个人就是刚刚升任御史中丞,秦桧的死党万俟卨。

    前几天,因为被林冲的“钱庄诈钱”损失了三十多万两银子,万俟卨正想找机会报仇,以解心头之恨,现在听到林冲说出这番话,他马上决定反击林冲。

    赵构抬了抬说道:“万爱卿,有什么话,你说吧。”

    万俟卨瞟了林冲一眼,似乎非常气愤地说道:“官家,吴王他贵为王爵,官居枢密使,可是刚才听他的一番话,明显是不尊先帝,惑乱朝政,微臣身为御史中丞,恳请官家制他欺君惑乱之大罪。”

    其它的官员也纷纷要求赵构治林冲欺君惑乱之罪,整个朝堂之上一片的杀气腾腾。

    朱胜非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大声地说道:“官家,臣有事要奏。”

    赵构点了点头,“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