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4章西平侯爷

    第74章西平侯爷

    云南乃多民族聚居区域,当地的大领主一般被称为土司,其中最大的三家便是彝族左氏土司,纳西族木氏土司和傣族那氏土司,自蒙元之时,为了统治云南,便将这些土司直接任命为本地世袭土知府,左氏乃巍山蒙化土知府,木氏土知府占了丽江,那氏土知府则占了元江。这些土司在当地势力极大,占有私田极多,可说是土皇帝一般。

    不过这些大土司也知道要想守住自身世代富贵,千万不能与中原朝廷对抗,往往对朝廷表示恭顺臣服,愿意受朝廷管辖,接受朝廷册封,无论是之前的蒙元朝廷,又或是如今的大明朝廷,皆是如此。而朝廷为了绥靖云南地方,免起战乱,也往往乐意接受这些大土司,顺势封个土知府之类的官职,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地盘,只要他们能够安抚百姓,防御蕃夷,按时按量缴纳赋税即可。

    洪武十五年时,丽江坝纳西族首领阿良的五世孙,名为阿甲阿得的土司,主动上表归附大明朝廷,令朱元璋大悦,赐其汉姓“木”,名为“木得”,封其为丽江世袭土知府。洪武十六年九月,木得赴京进贡朝觐,洪武皇帝朱元璋赐其镌有“诚心报国”四字的金花带,以示其对统一云南功绩的嘉奖,又颁旨“授尔子孙世袭土官知府,永令防固石门、镇御蕃鞑”、“封中顺大夫”,算是与朝廷关系最为密切。

    有了朝廷的支持,木氏自然也成为整个云南行省最大的大土司。

    只是云南一省,一姓土司再大,也不可能占据太大的地盘,最多也就能占一两府之地,否则便真成了“国中之国”了,像木府便主要集中在丽江府一带。至于其他州府,又有大大小小的无数土司,各自占了大小不等的地盘,比如昆明府一带,因其算是云南较为开放之地,各种势力复杂,便不会出现左氏木氏之类的超大土司,只有一些实力一般的小土司,却是数目众多,像是丽娜的父亲阿木旺,便是昆明府治下嵩盟州的一个小土司,其势力也只能影响到小半个县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朝廷便与采取分化之策来治理,谁更愿意臣服朝廷,亲近朝廷,朝廷便更支持谁。如今奉旨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英,治理云南便是采取此等策略。只是这样一来,必然会在众多大小土司之中,发生一些不公不均之事来,有人满意同时也有人不满意,便会有少数土司不服,图谋想要凭借自己的势力反叛朝廷,自然便会受到沐英率军强力的镇压。

    西平侯府坐北朝南,正门之后是庭院,然后是照壁,再入一道门后又是一个庭院,庭院的正中便是沐英接待客人和重要议事的正堂。

    此时的昆明府滇池之畔的侯府内,西平侯沐英身着便服,正坐堂中喝茶,旁边的侧堂中,则有几个精干的属下将军正悄悄说着话,身着军服,但却并未披甲胃,数名兵士进进出出地忙个不停,从侧堂中拿着文书送到正堂的沐英手中,沐英随看随批,兵士再将批好的文书送回侧堂。

    云南地处边陲,自然不像诸事皆已有法度的中原各省,有“三法司”治理地方,各司其职。沐英奉旨镇守云南,所有一切皆以军备为先,他便是整个云南行省最大的官,无论政务或是军备,皆须他来决策批示,许是因少年时战阵厮杀,如今又操劳治理一省,才四十一岁的年纪,头上竟已见些许白发。

    “叫他们几个都过来。”沐英看完刚刚兵士送过来的文书,突道。

    待侧堂中的精干下属过来,沐英刚又喝了口茶:“坐。”

    众人纷纷在沐英案前的椅子上坐下。皆是精干亲信,倒也无需排个先后座次,无非就便坐着便罢了。

    “根据现有的消息,有几个土司有异动?”沐英淡淡道。

    “大约有十几个小土司皆有动静,不过大小不一,有些只是土司间往来联络得紧密些,每日都会有数十骑互通消息。但也有几个动作有点大,在集中自己的青壮,发放兵器。”下属说得很干脆。

    “三大土司呢?”治理云南,三大土司的动向是需要随时注意的。

    “左氏和那氏两位土知府都呈了文,表决心,说是拥护朝廷,决不会令自己的辖地乱起来。”

    “木氏呢?”沐英的眼中精光一闪。

    “大帅放心,木氏没有异动,虽然没有呈文,但丽江府平静如常,木得知府本人已从丽江启程,正在来昆明的路上,应当还有三日就到昆明了……”

    “带多少人?”沐英声音突地提高,追问道。

    “据沿路锦衣卫飞报,随从二百兵士,另外还有五十余辆大车,百余民夫随行。”属下拱手:“就算这些人全是精兵,到了昆明,也折腾不起什么来,可见木得还是没什么异心的,否则他绝对不敢带这么几只小跳蚤来昆明。”

    堂中其他人顿时一阵轻笑。

    “嗯,木得一直和朝廷亲厚,十六年的时候还专门到京师进贡朝觐,圣上还赐他镌有‘诚心报国’四字的金花带。本侯也料想他不会有什么歪心思。他自己过来,表的决心可比左氏那氏还要彻底啊。”沐英也笑道。

    “正是。”属下道:“三大土司还是比较老实的。目前看起来最不稳当的,当属臻洞、摆金等七八个部族,就算乱起来,也翻不出多大的浪来。”

    “再小的浪也是浪!牵一发动全身,一个土司乱了,指不定就扯出数十数百个乱起来,万不可掉以轻心!”沐英厉声道:“一两个土司作乱,凭咱们昆明的兄弟就能压下去,一旦多几个,就得出动大军,大军一动,调度、粮饷、配合等等等等,就全都来了,又得花朝廷多少银子?一定要尽量将浪压在未起之时!”

    “属下遵令!”下边的下属齐齐起立,抱拳齐吼,五六个人的嗓门几乎要把房顶掀翻,堂中顿时一股浓浓的铁血之气。

    堂外的兵士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丝毫不以为意地依旧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行了,等木得到了,侯府设宴,我请木得,还有昆明左近的大小土司吃个饭。”沐英一摆手。

    一名属下闻言一吐舌头:“那得近百人呢……”

    “请吃饭能花几个钱?要是他们都能归心,令云南稳定,百姓平安,我沐英天天请他们吃饭都行!”

    “哦~~”堂中又是一阵下属的哄笑声。

    “还有,虽说这阵子土司们不太安份,但之前我定下的‘广屯田、劝农桑、修水利、兴文教、礼贤儒’十五字要诀,仍旧得抓紧,各地土司知府的定期汇总,还是要盯紧了,不可耽误。谁若是误了这十五个字,别怪我沐英行军法,知道了吗?”沐英又道。

    “属下遵令!”众人又是齐吼。

    “散了吧,随时留意各处动向,随时报我!”沐英挥挥手道,随手又端起了茶。

    众人纷纷各归侧堂原位,依旧有兵士进进出出地将各色文书送进来再送出去。

    ++++++++++++

    “终于到了。”风尘仆仆的朱文琅和丽娜二人望着前方的“西平侯府”牌匾,重重地吁了口气,相视而笑。

    他二人,一路从成都府马不停蹄地赶过来,近两千里的路程,虽说后边几天稍稍注意节省体力,该上路上路,该打尖打尖,不像刚刚开始那两天地拼命赶路,但这整整十二天下来,却也累得够呛,眼见侯府在望,终于松了口气。

    “丽娜,这次经过嵩盟州,离你们五毒教总坛不远,你也没有回去,跟着我直接来了昆明,回头完事了请你吃好吃的哈。”朱文琅笑道。

    “好呀好呀,文琅哥哥到时不许赖皮哈。”丽娜依旧是那副天真烂漫的笑容。但不知为何,朱文琅总觉得这一路行来,丽娜似乎懂事了许多,再不像刚遇到她时那种纯粹的小妹妹的感觉,虽说口气笑容都还是一样,但却总隐隐约约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

    “好,一定不赖皮,吃好吃的!”朱文琅笑道:“走,咱们进去。”说罢牵着马直朝侯府大门走去。丽娜也牵马紧随其后。

    两个人却牵了四匹马,走在街上本来就显眼,却见他们直朝侯府大门口走来,自然引起站在大门旁边的两个兵士的注意:“站住!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