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章 紧急会议

    镇党委书记洪利胜从县里赶来,连夜召开紧急党委会议,有镇派出所用电话向他通报了岙海村昨晚所发生的严重斗殴事件及其它的多起案子。事实上,今天有好几个镇党委干部已经知道了昨晚岙海村所发生的事儿,但此时此刻,他们谁也没有向新调来的党委书记汇报

    党委会议结束后,洪书记本来想连夜通知老支书,明天一早来他的办公室。没想到,第二天大清早,天才一点蒙蒙亮,老支书已在他的寝室门口等候。

    早晨,洪书记打开门吓了一跳,有一位看上去六旬开外的老头向他深深捐了一躬;“洪书记!请您高抬贵手,发发慈悲,就让我离退了吧!”说完老泪纵横。

    “您是岙海村的老支书吧!快别这样,请进来坐。”洪书记虽没有和老支书唔过面,晚上回来,总是有人会向他汇报工作或签字什么的,自然也会说起岙海村的老头村书记每天在找您。

    洪书记把老支书请进屋,什么都不问,开门见山问道;“你们村里有没有可培养的人才,能担任村书记的人选?!”

    是从原党委书记提出要老支书自己寻找人选开始,老支书就开始留心。但他抱着寒若晨星的心态,知道村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选。自我抱怨嘀咕道;“叫我到那里去找这样的人选啊!就算有,人家也没魄力出来当这个村书记。这么复杂的一个大烂村,谁吃得消啦。要是有,还用得着我三番五次的来推脱嘛。”当他听到放炮声,才触及到了灵感,想到,段祺正这个小伙子确实不错,可以胜任。但他马上又否认掉了,段祺正如今开了塘口,办起了轧石场,不可能再当村书记,难道叫他分身术不成。

    想到这里,老支书摇摇头擦着泪说;“没有。”

    “没有,”洪书记质疑问道,“你们这么大的一个村,难道就找不出几个有能力的人选,你全摸索过了?”

    “这个,”老支书颓丧着说,“洪书记,您刚调来,还不了解我们村有多复杂,即使有人选,人家也没胆量出来当这个村书记。两大帮派之中谁也不服谁,谁也不相信谁,难那!我们村党员会都几年没有开了,几个村支委逃三走四,找不到人,你叫我哪里去寻找人选啊。”

    “只要有破庙在,就会出真神。”洪书记不悦说道;“我不相信你们这么大的一个村,那么多人口,会没有能人。”他停顿片刻问道;“你们村里不是有人在半山腰里开了一个塘口,办起了一个轧石场嘛。这个人是谁?难道他也不行?”

    “你说的是段祺正!”老支书虽然省悟过来,却呆若木鸡,半晌才问道;“您您是怎么知道的?”

    洪书记微微一笑着说道;“我不但知道,还去过段祺正的塘口,您信不信!”

    洪利胜是去年下半年刚被调到这个镇里来的。调来之前,县委书记谢时峰和县组织部长冯纪伟和他作了一次长谈,深谈。所以洪利胜很明确自己被调到这个镇来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因为他被调来“动发镇”是快过年的时候了,所以他对整个镇的情况还来及了解详细,尤其是对岙海村,情况了解的还不够多。

    去岙海村,车子开不进去,碰到下雨天,或刚下过雨时,连自行车都不好骑。

    隆冬的早晨多雾,漫天灰蒙蒙的,能见度很低。这天是个星期天,也是腊月二十,洪利胜起了个大早,拉开窗帘,大雾慢慢散尽了。洪利胜什么人都没有叫,没带一兵一卒,没有开车,没骑自行车,连岙海村的老支书都不通知,党委也不知晓得的情况下,他私下里独自走在了弯曲坑洼泥泞的村道上,去岙海村进行“微服私访”也就是进行实地考察。

    人们说,“穷队富社员,那么穷村自然也有富裕的人家。”

    农历腊月二十已是农民将休闲的时光啦。富裕的人家开始忙着办年货,穷苦的人家则愁的夜里难眠。路上行人极及稀少,洪利胜走到岙海村,路上所碰到的都是些挑着柴担到街上去卖的农民。

    十点后,迷雾才慢慢散去,洪胜利站在高处往下望,岙海村仿佛像披了一层层的重雾,朦胧黯淡,间或的太阳出来,才透出灵气和光线。

    老支书听了,瞳孔放大,惊愕问道;“您去过我们村,什么时候,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我不但去过你们村,还去过好几次呢。”洪书记说。